探尋遺忘的城市源頭:台北

  轉變中的柏林

  瘋狂錯亂與野心勃勃:紐約

  依水而居,享受海景:雪梨

  變化無窮的東京

  極端之都--香港

  土地換房屋,打造雅典街景

  東方巴黎--布達佩斯

  世界的美麗之都--米蘭

  淺談里斯本

  風貌多變馬德里

  英國第三大城市--牛津

  倫敦

  兼備歷史性與現代感的巴黎

  擺脫不了種族色彩的南非



















 

 

 

 

 

 

 

 

 

 

 

 

 

 

 

 

 

 

 







 

土地換房屋,打造雅典街景

1952年始,在右翼政府的統治下,希臘政經急起直追,全國各地大規模的道路建設率先反應出這段期間的繁榮。從1950到60年間,農村人口嚴重外流至都市,這波遷移潮使都市住宅不敷使用的情況更加惡化,尤以雅典為甚。但由於希臘政府全心關注在內戰時期受創最嚴重的地區,以及在1950年代幾次大地震中災情慘重的島嶼,因此住宅問題就成為民間商人展現財力與累聚財力的一個管道。當時這些建築商發展出部分交換制度,稱為antiparohi,亦即業主在取得土地時,答應給地主若干個單元的公寓作為交換,其數目經過雙方協商取得共識後,業主再另外支付給地主某些補償金,有時甚至可以不用支付分毫。

光靠民眾需求是絕對不可能發展出或形成具有部分交換制度這種規模、活力和彈性的營造生產線,最主要的一個因素是當時希臘的經濟流動性有限,而且建造房屋的資金來源匱乏,才使得這種交換制度得以紮根鞏固,最後甚至連辦公大樓和其他工作用空間、度假勝地的建築工程都無法置身其外。

這種交換制度導致許多缺失,例如房屋窄小、建築條例受限,以及承包商汲汲賺取最大利潤,使得大多數的建築物品質低劣,除了居住功用外,可能一無是處。部分交換制度促使公寓樓房標準化,也形成了雅典市街今日的都市風貌。建商採用容易取得的建材,以及連手法生疏的建築工人都能上手的簡單施工技術,於是混凝土便成為這種基本建築設計最適用的建材,也滿足了各種建築學上的要求。直到外露的混凝土原貌和以圓柱作為支撐的建築風格大受歡迎後,才出現了精良的新施工方法。

部分交換制度的成功帶動了希臘建築業的景氣,公寓樓房迅速蔓延到全雅典。如此一來,勢必得拆毀許多重要的十九世紀新古典主義建築物才能提供更多的建地,更糟糕的是建商為了平衡收支,還將這類舊建築拆除下來的構件和材料回鍋使用,當然後果不堪想像。當然也不乏有人(少數人)想辦法修復一些新古典風格的房子,這些人大多是屋主,但可惜效果不彰。

市中心的公寓樓房縱然品質低劣,但仍有人滿心欽羨,一有機會就將舊家的兩、三層住宅弄成像小型的市中心公寓樓房,或在門楣上加塊彩色區塊,或建個標準化的陽台欄杆,或在門口鋪上碎石,這些彷製「門面」大多出現在貧窮的街區或鄉間。

在這一片混亂中,出現了一種新業主,他們在戰爭中大難不死,一心想在過去安全熟悉的風格和理論中重拾信心;同一時間,建築師也將注意力轉向歷史,尋找屬於希臘的傳統建築風格。但是不知道為什麼,一般被視為希臘建築特色的對稱和簡化的古典構件,在雅典的公寓樓房已不復見,這些樓房被簡約成一個混凝土盒子,直到1951年,尼可斯.瓦薩馬基斯(Nikos Valsamakis)在瑟米特魯街(Semitelou Street)完成的公寓樓房才讓這種設計改頭換面。

雅典戰後第一棟大型建築物是希爾頓飯店,這棟建築物很快成為雅典外資的象徵和紀念性建築形式的原型。公共空間安排在一樓,而私人空間所使用的主要量體則從中貫穿。私人空間的臨街立面不開門窗,正面和中庭參照帕特農神廟的風格,採用希臘潘特力康大理石(Pentelikonmarble),並大量種植橄欖樹,這些都是如假包換的希臘風。約建於同時的美國大使館,也恰巧採用了類似的建築特色──此後這些特色被視為希臘正式建築物的特徵。

雅典仍舊繼續緩慢且穩定的發展,不斷有出色的小型建築問世,如果心情正好,到全市走一趟會令人神清清氣爽(雖然有點混亂)。千萬別忘了注意細節──由於缺乏技和資金上的支援,這些建築物的美與特色並非一眼就能看得出來。這裡沒有令人難忘的高科技摩天大樓及寬敞乾淨的大道,甚至連足夠的基礎設施都付之闕如,雨下太久,雅典就會淹水。 

(以上文章摘自建築Look 系列《雅典》


相關連結:建築本事之雅典

城曦乍現建築本事城中故事巴布城下閱讀迴廊城市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