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淡水河河口,淡水以及舊稱八里坌的八里同為箝制河口要津的重要據點,向來也都是兵家必爭之地。著名的紅毛城佇立在小山上,整個淡水河口的動態盡入眼底,而上百年來不同國家的經營,卻也為讓原本充滿肅殺的軍事氣息,填上了一絲文化交融的人文氣味兒。有空來淡水,不妨到這些古城來看看,看看您能找出多少處修改、重建的痕跡。

 

▲紅毛城南露台下的古砲。

淡水紅毛城

雍正2年(1724),淡水廳同知王汧辦理地區防務,投下鉅資修築紅毛城,在城四周建立東、南、西、北四座城門,這是紅毛城西式建築中僅有的中式建物。英法聯軍之役後,清廷開放滬尾為通商口岸,英人乃以每年白銀30兩為租金,租下紅毛城作為領事館之用,並於一旁較高處以磚砌成一座洋樓做為領事官邸。

滬尾紅毛城在經過清朝、日據時代至國府遷台初年,仍為英人佔用。1950年,英國與我斷交,1972年,英國撤館,但並未將城交還,反而委託澳大利亞大使館代管,及至澳大利亞亦與我斷交後,復委託美國大使館管理,這段期間禁止遊客入內參觀、拍照,引起國人相當大的不滿,最後在我方政府及熱心人士奔走下,英人才在1980年6月將紅毛城歸還。

▲清末時的望高樓。

現今屹立在淡水五虎岡上的紅毛城,上插青天白日旗,已成為一觀光景點。登臨其上,遠眺觀音山及淡水海口,令人心曠神怡,在此欣賞夕陽,更是美不勝收,文人墨客將之取名「戍台落日」,被列為「淡江八景」之一。

只是紅毛城目前的外觀早已不是西班牙人築城時的原貌。西班牙人最早是以黏土、蘆葦、竹子和木材構築簡單的城砦,後在當地民眾反抗下被焚。崇禎10年(1637)西班牙人平亂後才改以石塊及石灰重建,但自淡水撤軍時又自毀之,現今其主體為荷蘭人重建時所打造之兩層建物。整座城呈四方形,牆壁內砌以磚,中堆石塊,外層則以石灰覆之,故厚度達二公尺,幾乎已達銅牆鐵壁之境界。為了減少讓敵人可以攻擊的目標,連門窗都很小,且數量亦減至最少。荷蘭時期的紅毛城外牆是白色。

其後,英國人據城辦公,大幅改建紅毛城。將清雍正年間興築的四個城門拆毀三座,只留下南門。又在屋頂上增設雉堞,雉堞以磚堆成,最上方以長石板做壓條,故其外觀和中式城牆大不相同。另於屋頂東北、西南二方位設置「角樓」,用以觀測淡水河上船隻來往的情形。英國人甚至還將整座城樓粉刷成朱紅色,這也就是現在大家看到的顏色。

▲劉銘傳於滬尾砲台所題的「北門所鑰」。

淡水滬尾砲台

在中法戰爭中,淡水也是雙方激戰的地區,清軍的砲台在法軍猛攻下幾乎全被摧毀,目前僅存戰後劉銘傳所建的油車口砲台乙座,就是被列為二級古蹟的滬尾砲台。

細數清代於淡水地區所建之砲台,應自嘉慶年間算起。當時清廷鑑於海盜蔡牽曾騷擾滬尾,乃在紅毛城北岸處設一大型砲台,配備大小砲21尊,300名汛兵駐守,稱為滬尾砲台(在今清水街北段)。鴉片戰爭時,姚瑩亦曾在淡水築砲台,在扺抗英艦挑釁時曾建立戰功。光緒2年(1876),清將孫開華於沙崙建一洋式砲台,兼作燈塔用。中法戰爭爆發前夕,朝廷著手整修沙崙砲台,並於淡水之中崙、油車口兩地趕建新式砲台,可惜未完工即為砲火所毀。

▲道盡歷史滄桑的紅毛城。

光緒12年,劉銘傳聘德籍工程師包恩士(Bonus)營造新式砲台兩座,以鐵水泥為建材,配以阿姆斯特朗後膛鋼砲。這兩座砲台正門上方的門額為光緒12時年劉銘傳親筆所題,一為「北門鎖鑰」,一為「保固東瀛」,足見其受重視的程度。

現在「保固東瀛」砲台不知何時被夷平了。滬尾砲台僅指「北門鎖鑰」而已。這座砲台位於紅毛城以西半公里處的油車口,佔地1.5公頃,原為回字形碉堡式建物,外圍牆垣高三丈餘,牆內甬道相通,被分隔為數間彈藥室與營房,中間有三間磚房。砲台主砲為12英吋英製阿姆斯特朗砲一尊,位在砲台東北角牆上。主射方向在「望高樓」一帶(今淡水港燈塔附近),射程包含港子平、沙崙、中崙一帶。

本文摘錄自《台灣的城門與砲台》,遠足文化。

 
 
 

洋樓•老街•話滬尾首頁更多特賣讀書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