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次又一次的整建,淡水街頭的樣貌一變再變。然而,即使最顯眼的位置不斷為新式建築所佔據,這些陪伴小鎮度過百年興衰的老建築仍然靜靜在旁散發難以掩蓋的獨特韻味。每當來到淡水,即使是為了漁人碼頭的熱鬧而來,卻總是不忘要多繞一圈,到山坡旁的這些小巷子走走,一嚮思古之幽情。

 

淡水街的發展歷程

▲清水巖祖師廟旁的清水街,以往因有不少道士居住於此而被戲稱為「道士街」。

往昔的淡水海岸線直逼山腳,聚落都往上方的小丘和谷地發展。由於商業行為和防禦性的需求,促成了俗稱「蜈蚣陣」的線形街道,居民並利用狹長的土地分割方式,來獲取更多的沿街面戶數,「長形街屋」就成了淡水街道建築的主要形式。

淡水街的發展,約可分為三個時期:嘉慶初年,居民在淡水河口興建「福佑宮」媽祖廟,由附近的公館口向北發展至「牛灶口」一帶,與淡水河成丁字型相交,相傳有大批八里城災民到此加入建設家園的行列,因名「重建街」;稍晚又發展出另一條與重建街平行的商業性街道,因聚集了米店、碾米行而稱「米市仔」。道光年間,重建街往北延伸到城仔口(重建街北段),因坡路陡峭,人稱「畸仔頂」。到了咸豐時期,龍山寺落成,攤販雲集,米市仔街向南發展出「後街」和布店集中的「布埔頭」;直到清水巖祖師廟興建後,米市街才改名為清水街。

▲沿山坡而建的民房和石階步道是淡水非常特別的景觀。

沿著福佑宮旁的圍牆外側石階,順山勢一直往北延伸過去,就是狹窄彎曲的重建街,當年是聯絡碼頭和北方丘陵的交通要道,由於建在起伏不平的山坡上,房屋與路面有明顯的落差,街上還保存著幾間如「許順記」、「鴻禧集」等傳統建築,古意盎然。階梯盡頭是祖師廟,每年農曆5月初6的進香人潮,幾乎塞滿這條老街。

清水街則在祖師廟附近,早年收成的稻穀,都挑到這裡來碾製成白米再裝船,後來街肆往南延伸,成為淡水民生消費中心,目前有市場商販聚集,熱鬧依舊。清代的街道多採丁字形,以易於防禦,並在街道的交接處興建廟宇堵住出口,清水街即如此──街屋設有「亭仔腳」,是和重建街最大的不同處。

市區改正後的淡水街道

▲上磚下石的淡水老房子。

明治33年(1900),汽車引進台灣後,台灣總督府依「台灣家屋建築規則」進行房屋徵收拆除、道路拓寬等工作。淡水主街拓寬為9公尺,兩旁住戶亦改建為二層樓紅磚建築,臨街者均披上當時流行的式樣,構成所謂「淡水老街」的主體,也就是今日貫穿淡水鎮的中正路老街(今日渡船頭至中山路之間路段),並在昭和4年(1929)「市區改正運動」中形成現代的規模。中正路沿河而建,近今日河堤的步道為欣賞淡水河和觀音山美景的絕佳去處,附近也是淡水行政及金融機構集中地,上百年的西班牙式紅磚建築「達觀樓」(即紅樓)則座落此間。越接近福佑宮,街區越顯得緊密,零星的洋式、閩式、日式舊建築錯雜於林立的高樓之中,當年的店號字樣今日仍依稀可辨。

早期的殖民地色彩如今已成記憶,1999年中正路老街經過整修拓寬,小鎮風華稍有改變,但翌年漁人碼頭的餘暉,再度掩映著無數旅人的身影。結合觀光景點、便捷交通和小吃文化的淡水,商業活動熱絡,呈現的是一個感性的、文明的老街圖像。

本文摘錄自《台灣的老街》,遠足文化。

 
 
 

洋樓•老街•話滬尾首頁更多特賣讀書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