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到淡水,會發現整個鎮上插滿「馬偕日」的旗幟。影響淡水、甚至北台灣至深的馬偕博士,在埔頂地區留下了他所努力的痕跡,力量至大的精神感召,遠從一百多年前延續至今……

 

▲淡江中學的八角樓為早期培養傳教士的教會學校,融合閩氏及西式的建築設計堪稱一時經典。

「埔頂」泛指紅毛城到滬尾偕醫館一帶地勢高聳的區域,淡水的洋樓建築就屬這裡保存得最完整也最密集。自從1629年西班牙人佔領淡水後的三百年間,淡水就染上一抹西方色彩,直到十九世紀中葉英國人在此地設領事館、劃埔頂為「居留地租界」,西方人便以此地為家,甚至葬在這裡(外僑墓園,縣定古蹟,位淡江中學內)。埔頂的洋樓大多屬於南洋的殖民地式風格,其實從淡水捷運站一出來,那樣的紅磚建築、圈拱迴廊和柱式,就已經預告你將會看到怎樣的淡水洋樓。紅毛城內的英國領事館就是此類建築中最精緻的代表,興建年代也是其中最早的(1887、1890、1891年),不論是1899年的紅樓(中正路上)、1906年的姑娘樓(真理大學財經學院內)或1910年的婦學堂、1916年的女學校(淡江中學內),都瞠乎其後,甚至連老街重建街上或台北大稻埕內,都能看到老商號上類似的建築細節,那樣的溫潤、與台灣風情融合得那樣好的美麗樣式。其實某些小細節,在1882年建成的牛津學堂(真理大學內)就能找到些許蛛絲馬跡;同樣的廈門清水磚、當地常用的三合土、柱式、屋簷處的頂冠帶,這是馬偕所設計極為重要的台灣早期西式學校。

▲英國領事館為淡水最具代表性的殖民地式建築。

馬偕是淡水非常關鍵性的人物,埔頂洋房大多是他和其後繼者所建造的,因此可以說,不論是淡水的西式情調或人文氣息,除了河邊樣水的浪漫,淡水所有的最大魅力,可以說大多源自於他。他創辦牛津學堂之前,就以天地為棚開始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廣泛教學,而牛津學堂更孕育出台北神學院和淡江中學,淡江中學又是淡水兩所高等學校真理大學、淡江大學的搖籃。淡水沒落後,淡大學子一度是鎮上主要的經濟來源。不知道是不是從那時候開始,淡水就成了北台灣戀人們的共同回憶,直到如今。

淡江中學是敘述馬偕一生的最高潮,事實上這條洋樓步道就是以他的石像為起點、到處充滿馬偕影子的緬懷之旅。從馬偕街進入,會一一經過他所設立的滬尾偕醫館、淡水禮拜堂,到了24號,後側山坡上原有一所擬作馬廄的陋室,那是1872年他初到淡水時的租屋地。當時馬偕因為漢人的仇洋情結受到當地人的排斥,連那樣不體面的房子也要仰賴洋行才能覓得,而後山上的牧童們便是唯一願意接近他的人,後來也是馬偕的台語老師、學生和助手。就這樣從萬般阻撓中。馬偕藉著行醫漸漸受到人們的重視。1873年租屋而設的滬尾偕醫館,可說是他對當地影響力的里程碑。真理大學財經學院內的馬偕故居,是他終於得以定居下來的住所(1875年),白色的房子、拱廊和別墅式的瓦屋頂,像極了鄰近建於1870年的小白宮(即前淡水總稅務司官邸)。

▲牛津學堂;馬偕博士於淡水創辦的第一所學堂。

馬偕「寧願燒盡,不願鏽壞」的座右銘,可以從他短短後半輩子(1872-1901)所成就的事業印證出來──一座聞名在外救人無數的醫館、一所開枝散葉結實纍纍的學校、一所開風氣之先的女學校、六十餘所教會,都是他赤手空拳打造出來的。雖然除了醫館和故居,分佈在馬偕街與真理街上的洋樓都是他的後繼者繼承他的精神所建造的,包括他的兒子偕壑廉和台灣早期重要傳道人吳威廉牧師。

進入淡江中學,紅磚洋樓、綠蔭營造出一種特別靜謐雋永的氣息,走過一排美麗的音樂教室,彎過馬偕紀念館往前行,一組像是伸出兩臂環繞你的八角校舍赫然出現眼前(淡江中學的精神標誌,諸多畫家的取景物),像海洋般有股氣勢不凡的包容力。所有與馬偕相關的洋樓,現今沒有一座荒廢不被使用,活生生地,淡江中學也持續教育一代代的學子。很可能,馬偕從來也沒有離開過。

本文摘錄自《北海岸•淡水》,西遊記。

 
 
 

洋樓•老街•話滬尾首頁更多特賣讀書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