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夾板帆檣林立,洋樓客棧闤闠喧囂」,這是形容淡水港在過去的繁華盛景。其實今天的淡水風采依舊,只不過人們不再乘船而來,而是搭乘便利的捷運系統。雖然一切如此簇新,但過去的歷史痕跡仍然處處可尋,提醒人們這座城鎮的古老。

 

取代八里坌港

▲昔日的滬尾港全景。

淡水舊稱滬尾,位於淡水河口北岸,因地處東亞海路的中間位置,又有突起的大屯山地形可以做為航途指標,所以早在十七世紀初,先後有西班牙人、荷蘭人在淡水興建教堂及堡壘,做為殖民和宣教的基地,並與大陸沿海商人進行貿易。到了清初,由於台灣府城設在台南,官府機構也多設在南部,管轄勢力較難及於北部的淡水,使這裡一度成為大陸東南沿岸海盜、日本倭寇的藏匿之地。 嘉慶元年(1796),一場大風雨造成淡水河暴漲,八里坌城牆被沖毀,港口嚴重淤積,船隻紛紛改泊對岸的滬尾,此後開始有泉州移民入滬尾拓墾,將滬尾由漁村漸漸發展成市街和通商港口。嘉慶13年,海防軍事機關及巡檢衙門由八里坌移駐滬尾,至此,滬尾完全取代了八里坌的守備功能,而頻繁的對外貿易,也更加活絡了滬尾的商業機能,使滬尾逐漸發展成當時的北部第一大港。

▲淡水港風景明信片。淡水曾是北部第一大港,後因淤塞而導致港口功能漸失。

洋行林立的流金歲月

道光19~22年(1839∼1842),中英爆發鴉片戰爭,大陸東南沿海及台灣北部成為戰場。戰事平息後,以英、美為首的列強,開始注意非常具有市場潛力的滬尾港,於是在咸豐8年(1858)英法聯軍之役後簽訂的天津條約中,要求開放滬尾在內的十個通商口岸。由於英國人認為滬尾比其他港口更具有商業利益,因此獨占廣大地區為其租界,並興建領事官邸。後來美、德、法等國也都相繼來此增設洋行,一時之間各色人種往來穿梭,滬尾街頭宛如一個小型的聯合國。

這段時期滬尾雖然繁華,但因為各國所進行的是掠奪性貿易,從台灣出口樟腦、硫磺、茶葉、糖等物資,卻進口戕害人體健康的鴉片。而從中所獲取的巨額入超,不僅使滬尾成為當時全台最大的貿易港,也將純樸的滬尾引入奢華的流金歲月。

新舊並陳的市街面貌

今天,走在淡水的大街小巷,除了有馬偕留下的建築群、荷蘭人所築的紅毛城、原英商嘉士洋行倉庫(殼牌倉庫)等,可以讓人感受到一股不同於大部分老鄉鎮的洋風色彩之外,還有鄞山寺、福佑宮、龍山寺等傳統中國形制的建築,以及中西合璧的滬尾砲台等,見證淡水三個世紀以來的各階段歷史。

▲中正路昔稱「下街」,是靠近河岸的商業地帶。

走入二十一世紀的淡水仍然繁忙依舊,急馳而過的捷運、熱鬧的漁人碼頭、淡水新市鎮的開發,在在說明了這座老鄉鎮仍不停止的腳步。然而,「到淡水小鎮走走!」卻也已經是無論淡水如何開發,都不會在一般人心中抹滅的文化鄉鎮印象。在許多老鄉鎮面臨如何兼顧開發與文化資產保存的難題時,淡水的確是一個很好的借鏡對象。

本文摘錄自《台灣的老鄉鎮》,遠足文化。

 
 
 

洋樓•老街•話滬尾首頁更多特賣讀書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