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對話的真偽,二千多年來一直存在爭議,哲學史家宇伯威格曾說:「如果我們把古代和近代的批評加在一起,那麼36種著作中,只有五種從來沒有遭到過懷疑。」早在西元5世紀,當時著名的新柏拉圖主義代表人物之一普洛克羅(Proclus,西元410-485年)即認為《厄庇諾米篇》和《書信》是偽作,甚至認為最重要的《國家篇》(即「理想國」)也是偽作。進入20世紀後,學者們經過認真研究取得了比較一致的意見,肯定現存柏拉圖作品中大多數作品,特別是那些重要的著作是真作。

  十九世紀的學者把柏拉圖的思想看成是前後一貫的、嚴格的哲學體系,認為《國家篇》的思想是這個體系的總結和頂峰。按照這種想法,他們把那些和《國家篇》思想有明顯不一致的對話當作偽作,並以此安排柏拉圖對話的先後次序。柏拉圖從事對話寫作前後相距約50年,要為它們安排一個寫作時間上的順序非常困難。以下是十九世紀最有代表性的看法。

  古典「解釋學」的創始人、德國著名的柏拉圖專家施萊爾馬赫(F. Schleiermacher)認為柏拉圖從青年時代開始就意識到自己的哲學目的,有完整的系統框架,所以他撰寫對話有明確意識到的順序。據此他將柏拉圖對話分為三個不同階段:第一預備性的;第二,間接探討性的,主要說明知識和理智活動;第三建設性的。

  阿斯特(G. A. E. Ast)的看法恰恰相反,從根本上否認施萊爾馬赫的論斷。他認為各篇對話之間沒有任何內在聯繫,每篇對話都是一個哲學的劇本,其目的是多方面的,不可能設想有共同的哲學目的,絕大多數對話沒有肯定的哲學結果。他認為柏拉圖是融詩人、藝術家、哲學家於一身的人,根本不會提出任何肯定的見解,沒有一個完整的哲學體系。他無非是推動學生們去思考研究。每篇對話都是獨立的著作,每篇偉大的對話都像一個有生命的機體,是精巧完成的均衡的整體。

  赫爾曼(K. F. Hermann)和施萊爾馬赫一樣認為柏拉圖的全部著作是一個有機發展的整體,但他並不認為它們是事先設計的產物,而是柏拉圖思想發展過程的自然產物。

  上述學者的分類或分期帶有很強的主觀成分。從十九世紀後半葉開始,學者們逐漸採取比較科學的方法進行研究,經過學者們的長期努力,有關柏拉圖對話的先後順序和分期問題,基本上取得了比較一致或相接近的意見。他們研究使用的方法有以下這些:

下一頁

關於柏拉圖 版本柏拉圖 對話真與偽 《柏拉圖全集》特色回首頁

 

   

更多主題大賞讀書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