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於年齡的種種議論,我們現在得出了這麼一個不協調的模糊印象:
X女士是一個中年婦女,牙齒白,身材瘦,脖子苗條或有皺多皮,皮膚光滑或粗糙,聲音清脆或放浪,外表性感或毫無半點性感。這個模糊的印象有時會出其不意地在剎那間「露出廬山真面目」,繼而又一切如舊,還原為高深莫測、模糊斑駁的一團……

 

 

 

本名鄧小華,1953年5月30日生於長沙。和馬原、莫言、格非、蘇童、余華等人同為當代大陸先鋒作家(先鋒,即「前衛」之意)的代表性人物。她的作品不但是這些作家中最常為國外翻譯出版的,他本人更被認為是最可能與卡夫卡、喬伊斯並列世界經典作家的一位,也難怪大陸出版界在世紀之交會喊出「1999年讀余華,2000年讀殘雪」的口號,可見其作品所受到的推崇與矚目。

之所以以「殘雪」作為筆名,是為了體現一種追求:當所有的雪都融化了,拒絕融化的殘雪是我。可以是高山上無比純淨的,也可以是被踐踏的髒兮兮的。

她喜歡魯迅對於傳統的不屈服與反叛到底,這從她的小說中即可看出端倪。此外,包括卡夫卡、波赫士等人的作品也對她有極深的影響。大陸文壇認為要讀懂殘雪,要先讀懂這些作家,但對一般讀者而言,卡夫卡等人的作品就已相當艱深,殘雪的作品自然也不是那麼容易為大眾所讀懂及接受。

殘雪的成長歷程

據殘雪本人表述,她的寫作風格多多少少受到她幼年艱苦的成長環境影響,也就是這樣的經歷促使她選擇用「極端純粹的藝術形式來表達自己」。

殘雪的父母為三、四十年代的中共黨員,父親曾任新湖南報社長,母親也在報社工作。1957年,殘雪4歲,父親因身為新湖南報社右派反黨集團頭目而被送勞改,加上不願靠關係,即便遇到困難也只能憑自己的力量面對,一家子的生活極為艱苦,可說是貧病交加。

「右派的女兒」的身份,不光影響殘雪幼年的經濟環境,上小學時,她更因此被白眼相看,成天一言不發,閱讀西方文學是唯一的精神支柱。而另一位影響她寫作風格的親人是帶大她的祖母,殘雪的祖母喜歡說自己編造的、光怪陸離的故事給她聽,半夜甚至會起床趕鬼,並習慣以唾沫替孩子治病。

即便現在她已是大陸文壇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事實上,殘雪在小學畢業即失學,之後曾在工廠擔任過銑工、裝配工、車工等工作達十年之久。1978年結婚,產子後離開工廠,與先生一起開裁縫店,經營得還算不錯。


真正跨入作家的領域要到1985年,殘雪在這一年第一次發表小說,並很快地以短篇小說《山上的小屋》引起文壇的關注。她的作品曾被譯為日文、德文、英文、義大利文、法文等多國語言出版,並成為美國哈佛、康乃爾、哥倫比亞等大學和日本東京中央大學、國學院的文學教材。而第一本被引進台灣的小說則是由1987年圓神出版社發行的《黃泥街》。

更多特賣讀書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