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打星
 
 
回應本篇文章發表新主題回書貓研究室 所有回應文章
《to 戲, or not to 戲....》
 Ψ 沙喵 (2002-12-04 09:54)
當然一直都頗感慨莎士比亞在台灣之崇高(一拖拉褲的莎學研究、劇本冷束於書架之高閣)、之蕭條(好像劇本一直都賣不太動)、之嚴肅(講到莎士比亞都要頭頭是道,搖頭晃腦引經據典).....

一直也當然都頗感慨,當自己披頭散髮、橫陳於家中各處,抓著我的莎劇功課一邊啃著鹹酥雞,一邊吃吃咯咯笑翻於地,那種無人可以分享的......淒涼、寂寞.....哎哎∼

如果你有過看戲經驗(我指的是那種根據某個文本,於舞台上演的劇碼,而不是無典無據的某種類型小劇場),大約會了解,那種看了劇本卻無戲可以觀看的憾意。劇場演出跟電影不同,在舞台上的演出,每一次其實都是不可重複的。這也是為什麼同一個劇碼,同一個導演、同一批演員得以在同一個舞台上演出一季又一季的主要原因之一(當然另外一個原因是票房啦∼)。

跑劇院看舞台劇來對照原著,其實是深刻、印證自己所閱讀的文本的一種好方法(更棒的是應付考試的時候很好用 :))。有的時候只是因為好奇,究竟別人是怎麼來詮釋那部作品的;有的時候是因為導演、演員或者這齣戲的某個什麼東西吸引了觀眾。但無論是哪一個原因,劇場跟原著之間都存在著互動關係,引著讀者看戲,或引著觀眾讀劇。

坦白說我還沒有決定要去看這齣戲,但在文案介紹中,有一段其實頗吸引我。事關奧菲麗雅,也就是哈姆王子裡面那個失心瘋顛採花落水而死的著名角色。原劇中奧菲麗雅的墜水事件,是間接告知讀者的,但無可避免的(或者這個美麗的瘋女人漂浮於花朵、水草間的形象太過引人),電影、繪畫都不停的重複著那經典的一幕,甚至在許多文學作品中,都也擺脫不了這個魔幻的影像。

印象中,記得某一部好萊塢電影裡瘋了的奧菲麗雅是高亢、激昂的。但在閱讀莎劇時,這個瘋了的女主角,夾在激憤的哈姆雷特及她的哥哥萊阿提斯中間,只像一個串場的、柔弱的幽靈,摘了一束又一束的花朵,喃喃唱了一首又一首的哀歌,向命運低頭。

我對奧菲麗雅的喜愛,並非來自莎士比亞,而是之後無數詮釋者所再現的奧菲麗雅多重形象。事實上這四大悲劇中的女性角色,莎士比亞刻畫最深刻的,我以為是馬克白夫人。但或許也是奧菲麗雅的【謎】,使得她在不同人手中便有了不同的面孔。

很是期待魏瑛娟的奧菲麗雅,只是to see, or not to see...我還沒有決定捏.....

【瘋狂場景--莎士比亞悲劇簡餐】
http://forums.chinatimes.com.tw/art/news/91112801.htm

元基售票此劇簡介
http://ticket.acer121.com/exec/showinfo?txt=/MX000001/program/information/04247948.txt
回應本篇文章發表新主題回書貓研究室 所有回應文章
to 戲, or not to 戲....  沙喵 (2002-12-04 09:54)
 看拔戲看拔迷關戲 七喵 (2002-12-04 17:08)
 
回書貓研究室 書人公聽日記
 
Copyright (c) 2002 Sino Cultural Enterprise Ltd.Co.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話:02-2218-1417 傳真:02-8667-1065 服務信箱:[email protected]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