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廣場

  台北世貿中心

  震旦國際大樓

  華納威秀影城

  台北市政中心、議會大樓

  國父紀念館

  京華城觀光休閒購物中心

  中華電視公司大樓

  大陸工程總部辦公大樓

  宏國辦公大樓

  台北火車站

  新光人壽保險摩天大樓

  警察廣播電台辦公大樓

  公務人力發展中心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台北火車站

1983年,為因應台北市中心鐵路地下化,政府舉辦台北火車站工程競圖賽,當時曾引起極大的爭議。由於相關單位認為國內工程師沒有設計鐵路地下化的經驗,因此在舉辦競圖之前已委託外國技術顧問機構承辦鐵路地下化工程的細部設計,建築師所設計的台北火車站的結構必須完全配合已經決定的地下鐵軌道系統。因此舉辦競圖的目的只是為了能為台北火車站找到具有創意且可以顯示中華文化的造型。

新的台北火車站,取代了日據時期所興建的舊火車站,建築主體向東移,破壞了原本與省立博物館形成兩端街道端景的軸線關係。內部以挑空採天光的大中庭形成開敞的內部空間,商場、文化藝廊與辦公空間則環繞在中庭四周的上方樓層。四面都有出入口的動線規劃讓人潮方便集散。

由於必須遷就於在設計之前就已經決定的空間配置,建築師在本案顯然只能扮演比較消極的「化妝師」的角色。正如同十九世紀歐洲剛開始建造火車站時的狀況一樣,工程師能夠運用新的材料與工程技術解決大跨距的月台需求,建築師就只能以歷史的語彙進行建築樣式的裝飾;此種分工的方式,經過一個世紀之後,依然在台北火車站規劃設計中出現。

隨著小汽車的普及與運輸系統的多元化發展,火車站在都市中所扮演的角色也產生了重大的變化。都會區的大眾運輸系統與高速鐵路的發展賦予火車站新的生命,火車站建築本身也從十九世紀強調紀念性建築的地標意義轉化成表達速度感而呈現輕盈與透明的造型。從這樣的發展看來,在外國技術顧問機構的介入下,台北火車站或許真的採用了許多尖端的工程技術,不過在建築空間思維上仍舊是十九世紀火車站建築的思考模式。

 

業主:交通部台北市區地下鐵路工程處
造價:60億元
地址:台北市忠孝西路一段

 

(以上文章摘自建築Library 系列《台北建築MAP》一書)

相關連結:城曦乍現之台北  



城曦乍現建築本事城中故事巴布城下閱讀迴廊城市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