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四十六期 : : 2006-3-8

本期主筆: 紀大偉

木馬新書搶先看: 鈴木賀世子 わゑグイろり 《卵子的故事》

木馬文化部落格: 失樂園裡憶樂園(上)──《美國牧歌》導讀  南方朔

歌舞劇與壞女人

  歷年來,批判《品花寶鑑》的理由常常是:此書的情節/人物/人物的言行「下流」。然而,如果硬要用這種道德至上的眼光來看古今中外的文學和電影,恐怕多數名作都是下流的。《斷背山》裡的牛仔因為同性戀又加婚外情,已經在國內外被人斥為下流。《尢里西斯》,王爾德,《金瓶梅》也都曾經被認為下流。

  老實說,究竟是那些作品太色,還是看倌心裡的成見太淫呢?

  下流人物,反而是最讓人難以忘懷的──「讓人難以忘懷」才堪稱藝術成就,而「符合道德標準」卻和藝術無關。白先勇的《台北人》之中,「金大班」和「尹雪艷」都是淫婦,卻讓人回味再三。《孽子》裡的糟老頭們夠下流了吧,可是他們見証了老台北的歷史。王禎和的《玫瑰玫瑰我愛你》用賣淫的方式愛台灣(或,出賣台灣),可是此書在美國和台灣都被認為是現代主義小說的佳作。魯迅《阿Q正傳》的主角阿Q,愚笨又好色,吹牛又偷竊,絕對比《斷背山》牛仔下流,可是我們怎能否認《阿Q正傳》的藝術地位?

  回顧文學史,就讓人狐疑:為什麼以下流為上的文學佳作極多,《品花》的下流就讓人難以忍受?是不是因為它以男男情慾為主,於是它的下流就備受關懷?(同樣的,呈現婚外情的電影何其多,偏偏《斷背山》被罵,為什麼?是不是因為男男情慾特別讓一些人受不了?)

  《紅樓夢》的薛蟠和劉姥姥讓人難忘,而他們都是下流人物──薛的階級上流但人品下流;劉的人品OK但階級下流。同樣,《品花》最讓我難忘的角色也是那些人品或階級下流的人,包括袁枚(著名文人袁才子)。書中袁才子年屆七十,妻妾同堂,卻色心不減,想要玩小男孩。但是,袁已經年長色衰,也沒血氣,要如何追求窈窕淑男?他只好動用他的「才華」。看書中的老不修用才華去追求美少年,真叫我拍案叫絕。用臉蛋和身材去釣男人,並不希奇;叫老人用才華去釣小孩,才是奇觀。要讀好小說嗎?這就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好例子。並非只有《魂斷威尼斯》才呈現出老少男男戀。

  書中還描寫中國人向西洋人訂購情趣商品,眾人奔相走告。想想這種人心「黃黃」的畫面,就知道我們對於清朝的成見需要大幅更修。

  很多人已經知道,「去中國化」只是讓台灣的讀書人自廢武功。同樣,「去下流化」也讓我們忽視巨大的文化遺產。

想談戀愛的《卵子的故事

RANKO,21世紀紅得發紫的健康新偶像!可愛的卵子誕生囉,從一出生就決定要找到合適的小精先生共度幸福人生,現代健康革命書!想懷孕的妳要看,不想懷孕的妳更要看!想了解自己更愛自己,想一定要認識女生最親密的好朋友《卵子的故事》。

內容簡介

了解卵子,就能了解女人的生理,進而了解女人的心理!
這是一本女生的自我保健好書,特別適合10-30歲的美眉閱讀。
《卵子的故事》解開女性的身體之謎,女生要看,男生更要知道!
以可愛的圖文,輕鬆的編排方式,淺易的內容,引領讀者認識卵子與女性之間的奧妙,內容簡單又基本,是女孩從小自我保健的入門書。

卵子的夢想是和精子先生(小精♂)相逢,變身成受精卵,誕生一個健康可愛的小寶寶!月經、排卵和嘿咻全是卵子搞的把戲。她不停工作,累了也要度假、享受按摩與SPA,才能健健康康與小精♂在子宮樂園裡開心相遇。只要和卵子好好相處,她就會讓妳變得更漂亮喔!

作者介紹

KIKUCHI Sakae,abycom網站企畫人員。開設生產教室「Maternity Class」。曾赴15多國採訪生產相關資訊。著作《給可能當媽媽的妳》、《瑜伽安產指南》、《被生下的小生命、與妳相連的小生命》等。
babycom http://www.babycom.gr.jp 以女性身體和生產為主的綜合網站,內容涵蓋不孕症以及育兒等相關情報。

鈴木 賀世子,babycom網站主持人。以自身生產經驗為依據,於1996年創立babycom。為現代女性提供諮詢,協助她們面對工作和育兒、高齡產婦等問題。另外也策畫出版、舉辦活動等等。

醫學顧問 早乙女 智子,FUREAI橫濱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擅長避孕、人口議題。並基於「生殖健康與權利」(Reproductive Health & Rights),為女性提供健康諮詢。著作《Girl’s Sex》《LOVE.愛.性》等。

得獎•推薦短評

  • 台灣婦產科心身醫學會理事長、台灣性教育協會名譽理事長 鄭丞傑 專業推薦。
  • 誠品書店三月選書

【文學地圖:木馬文學系列講座】自由入場 歡迎參加

2006/3/3-2006/3/24每週五19:30
誠品信義旗艦店2樓閱讀Forum(臺北市松高路11號 捷運市政府站3號出口)

2006/3/10 19:30 郝廣才 苦難的就贖:阿富汗地區追風箏的孩子
延伸閱讀:《追風箏的孩子

2006/3/17 19:30 馮品佳 莎士比亞的妹妹:英國最聰明的女人梅鐸
延伸閱讀:《黑王子》、《大海大海》、《獨角獸》、《網之下》(2006.4月即將出版)

2006/3/24 19:30 彭蕙仙 灰色的詩意:法國菲立普•克婁代的人性世界
延伸閱讀:《灰色的靈魂》、《林先生的小孫女》(2006.6月即將出版)

 
失樂園裡憶樂園(上)──《美國牧歌》導讀
南方朔

  繼《人性污點》、《我嫁了一個共產黨員》之後,《美國牧歌》(American Pastoral)的中文譯本又告問世。當今美國最重要的作家菲利普.羅斯(Philip Roth, 1933-)所寫的「美國三部曲」的中譯業已出齊。

  這三部曲的寫作出版順序,乃是《美國牧歌》最早,出版於一九九七年,接著是一九九八年的《我嫁了一個共產黨員》,而後才是二○○○年的《人性污點》。因此,《美國牧歌》具有為三部曲定調的先發作用。但中文譯本的出版順序卻是反向而行,這也意謂著凡讀過《人性污點》和《我嫁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對《美國牧歌》更不容錯失。只有在讀了《美國牧歌》後,對這三部曲始全有豁然貫通,三書得以統合的體悟。

  也正因此,對於這部《美國牧歌》,就必須稍微多用一點篇幅來探討它的題意、情節,以及它背後那沈重的歷史懷疑哲學了。

  而第一步要討論的,或許就是近代文學上兩個相近但程度卻不同的觀念,即所謂的「美國夢」和「美國牧歌」。

  當代美國文學史家魯南(Richard Ruland)和布拉德柏瑞(Malcolm Bradbury)在《從清教到後現代主義:美國史》裡,曾以許多篇幅討論過「美國夢」的觀念。這自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 1451-1506)抵達美洲,稱美洲為「新大陸」後,從十六世紀起就有了「新大陸論述」。人們把「新大陸」與歐洲「舊大陸」對立起來看待。舊大陸是飽含歷史滄桑的舊世界,傷痕遍地,希望難存。而「新大陸」則否,它是烏托邦的社會希望,是宗教上千禧年的應許之地,是重商主義的樂園。十六世紀大畫家杜呂爾(Albrecht D詉rer, 1471-1528)曾任職查理五世官廷,一五二○年查理五世在登基為神聖羅馬帝國國王前,曾把來自美洲的供物在布魯塞爾公開展覽,杜呂爾看了後即喟然歎曰:「看到這些來自新的食色土地呈獻給國王的東西,在我的餘生,已不可能有別的東西會讓我更興奮了。」除了這種對新大陸的藝術家浪漫想像外,同時期英國著名政治家湯瑪斯.摩爾(Thomas More, 1478-1535),曾於一五一六年出版《烏托邦》這部名著,他所根據的就是當時的美洲旅行報告。這種浪漫化的「新大陸論述」,在後來幾個世紀裡,被航海家、外交官、殖民官、文學家、宗教領袖、政治人物等不斷補強,因而形成了所謂的「美國例外主義」(American Exceptionalism)。它認為美國是人類一切厄運的例外之地,是唯一的千禧至福之國。

  也正是這種「美國例外主義」,遂使得今天的美國成了全球最大的基督教國。美國人上教堂的比例高達八成,歐洲只有兩成。在一百多年前,全球也只有美國深信斯賓塞(Herbert Spencer, 1820-1903)所倡導的「適者生存」的所謂「社會達爾文主義」。在斯賓塞逝世的那一年,他的學說在英國這個祖國無人理會,在美國卻大行其道,他的書已累積賣到卅六萬八千七百五十五冊,是那個時代的「社會聖經」──人們相信只要各憑本領,努力以赴,就會有無限的機會之窗為你打開。在那個美國內戰結束,經濟快速擴張,美國也未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波及,除了象徵性的出兵援助英法外,反而在歐洲衰敗中崛起的時刻,「美國夢」也達到了最高峰。也正因此,那段時間也是各地移民大量進入,追求他們個人美國夢的時候。由「美國例外主義」到「美國夢」,長期以來都是美國國家主義意識型態的主流。近年來,美國以輕蔑的態度宣稱法德等國是「老歐洲」,美國自認代表了正義而對外國干涉及入侵,就都是「美國例外主義」的體現。「美國例外」的另一種意義,即是它也可以例外的不必受到國際規範之管轄,可以例外地自行其是。

  不過,「美國例外主義」雖然至今猶存,但它「美國夢」的那一面,卻早已歷經挑戰。從一九二○年代到一九四○年代,在文學自然主義的趨勢下,探索美國光鮮亮麗之下的另一面,掀開「美國夢」的夢紗,重要的作家作品即前後相望,而非常值得注意的,乃是因為「美國夢」這個夢境太大,因而重要的作家作品,差不多都是以三部曲,甚或四部曲的方式來表達。普遍為人熟知的,即有:

──法蘭克.諾瑞斯(Frank Noris,1870-1902)的「小麥史詩三部曲」(Epic of the wheat trilogy)。它原定的數量是三部小說。但因諾瑞路斯只活了卅二歲,第三部遂告中斷。

──狄奧多.德萊塞(Theodore Dreiser, 1871-1945)的「考伯烏德三部曲」(Cowperwood trilogy)。這是以考伯烏德這個貪慕權勢,任任非為的金融家為主角的三部作品。除此之外,德萊於一九二五年出版的《美國的悲劇》,在「美國夢」這個問題上,更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詹姆士.法瑞爾(James Farell, 1904-1979)。他先後寫過「隆利根三部曲」(Studs Lonigan Trilogy),以及「丹尼.歐尼爾四部曲」(Danny O’Neal Tetralogy)。這七部作品主要都是在寫下層移民工人之悲歌。

──約翰.多斯.派索士(John Dos Passos, 1896-1970)的「美國三部曲」(U.S.A. Trilogy)和「哥倫比亞特區三部」(District of Columbia Trilogy)。這六部小說乃是反省「美國夢」的經典之作。

  對於「美國夢」的反省,從一九二○年代起,即成為美國文學重要的主流之一,從文學的自然主義、寫實主義,一直到後現代主義,始終煙以相望,當代美國猶裔作家更是在這個問題上做了無與倫比的貢獻。菲利普.羅斯會以三部曲的方式來寫作,並從自由懷疑主義歷史哲學的角度切入「美國夢」這個課題,另闢路徑,充分顯露出他在美國文學史上的企圖心。

  在理解了「美國夢」及相關的文學,以及它那種獨特的三部曲形式傳統後,接下來,我們就有必要進一步來討論「牧歌」這個問題了。

  所謂「牧歌」,它起源於古代希臘羅馬時代的「田園詩」(Idyll),它主要是在歌頌鄉野之美的一種抒情詩,到了文藝復興時代,甚至被美化成了西方的「桃花源」(Arcadia)神話。這種「牧歌」從浪漫主義時代以降,成為一種相對於城市,而歌頌自然的嚮往。

  而這種「牧歌」的概念。在「美國夢」裡,其實有著更進一層的意義。一般的「美國夢」,指的是只要正正派派的努力,即可生活無慮,得到該得到的一席之地。但「牧歌」 則不然,「牧歌」指的是不但可以在城市裡的富貴地段安居樂業,甚至可以進一步到美國的秀麗郊區,買下一大片產業和宅邸,進入更高的階層。因此,「牧歌」所代表的,其實已不是一般的「美國夢」,而是更高級的「美國夢」了。難怪里茲大學教授吉佛德(Terry Gifford)在所著的《牧歌》一書裡要特別指出,菲利普.羅斯的《美國牧歌》所要探討的,已非平民的「美國夢」,而是資產階級牧歌式「美國夢」的破碎,由於它的社會階級被拉高,遂使得《美國牧歌》在探討「美國夢」的課題時,已比前輩那些三部曲或四部曲的作家,有了更大的歷史、社會,以及人生經驗厚度。在理解了「美國夢」、「牧歌」,以及前代那些三部曲和四部曲的傳統之後,這時候,我們已可直接進入《美國牧歌》這部作品了。而首要之務,即是必須概要回顧這部作品所探討的一九六○年代。

  一九六○年代,乃是美國的動亂年代。它由初期的黑人民權運動起,點燃了反抗的火炬。而到了反越戰運動時,更加攀上了反抗的高峰。除了校園騷亂之外,在一九六八至一九七○年間,更進入了所謂的革命階段,激進的青年地下革命組織接連出現,一線及二線的大城市皆不斷出現炸彈案。這一波地下炸彈攻勢,在一九七○年三月六日的紐約一起爆炸案時到達了最高點。

  這起爆炸案發生在格林威治村十一街一棟高尚雅緻的住宅。這棟住宅為一家電台老闆所有,當時他在加勒比海度假,由他剛從貴族學校畢業的女兒居住看管。她收了同年齡,也全部是家世良好,出身貴族名校的青年男女,在這裡組裝炸彈。當天中午十二時,有人不小心而引發了驚天動地的連續爆炸,當場炸死五人,其中有兩人屍骨不全。由於這棟住宅在高級社區,它的鄰居如好萊塢影星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影星亨利.方達(Henry Fonda)的前妻蘇珊.瓦格(Susan Wager)藝人也都參與了搶救。這起爆炸案對美國而言,乃是超級震撼,並不是因為爆炸案的猛烈程度,而是爆炸案的那些人:她和他們都是美國上流社會的子女,讀的也都是常春藤盟校和七姐妹學校這一級的貴族大學,為甚麼竟會參加企圖推翻美國的地下革命活動中?這起大爆炸所透露出來的訊息是,究竟是她或他們瘋了?或者是美國病了?這起大爆炸和窮人的不滿,以及被壓迫者的反抗完全不同。對這種案例的解釋遂變得格外困難,也格外的難以面對,坦白而言,根據我的理解,這部分在正統的政治和社會學領域,從未真正用心的去面對過。 (待續)

木馬文化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