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斧男孩:領帶河】書摘連載:墜落在世界另一端
 

沒有時間了。河道稍稍縮窄,落差更大,流速也急遽加快。
他們僵止在河中央。布萊恩知道,他必須上岸,必須停止前進,但已經來不及了。
木筏左搖右晃地向前衝,比他走路的速度快上兩倍。
聲音更大了。
如果想要靠岸,他就必須將木筏側轉掉頭才行。他沒有把握如何走過瀑布——如果真有可能的話——但是,他很確定不要讓木筏側著前進。以木筏的長邊通過瀑布,比較不容易翻覆;側著筏體很容易就會傾覆。
轟隆的水聲已清晰可聞,沒多久,他們迴旋過一個彎道,布萊恩看到了。
 「天哪……」他低聲說道。
 那不是瀑布,如果是瀑布還好一點。
 河水流經兩塊巨石峭壁間,也就是布萊恩在地圖上看到的兩座小丘所形成的岩壁。
 峭壁使河道變窄,變深,同時也引導河流穿過分立兩側的大石塊,從岩壁間奔騰直下。
 河水激盪、怒吼著尋找出路;駭人的急流拍打岩石,掀起一片白色的淘淘巨浪。
 木筏正對著急流中央。
 之後,一切發生得太快了,猝不及防。
 木筏好像活了起來,變成一頭狂野、瘋狂的野獸。
 木筏前端順著河流,搖晃擺盪著掉進水裡,緊?著洶湧的河水奔騰而去。
 布萊恩只來得及低頭看看德瑞克,看他仍安然綁在筏上,然後他們就捲進了急流之中。
 木筏躍出水面,往旁猛地一甩。布萊恩努力掌舵,用船槳左右調動木筏,試著避開岩塊,但沒有用。
 河水掌控了木筏,掌控了德瑞克,也掌控了他。在河水狂嘯怒吼中,他失去控制了。
 他們在飛,木筏從浪頭躍出水面,又猛地摔回水裡,力道之強讓布萊恩牙齒格格作響。
 急流中央有一塊通體灰白,被水花打濕的碩大石頭;木筏直接對準了它的正中央。
 他驚叫出聲——聲音淹沒在狂濤巨浪之中——然後飛身掩護德瑞克。木筏稍稍向左旋轉,撞上了岩塊。
 一時之間,布萊恩以為他們成功了。
 德瑞克的身體在他身下傾側歪斜,隨後又回復原位。木筏遭受撞擊,雖然扭曲變形,但仍聯結在一起。布萊恩腦海浮現一個清晰的念頭:我們成功了。
 然後就撞上了。河中央那塊巨石旁邊,有一個潛藏在滔滔水流中,斜向左側峭壁的水底暗礁。
 木筏前端撞上礁岩後,被湍急的浪濤騰空撐起,然後筆直下墜。
 木筏前傾,後端切進水裡,撞上了藏伏水中的突出岩塊。
 「嗚哇!」
 布萊恩聽見撞擊的聲音,感覺那股衝擊和聲響貫穿全身。他死命抓緊,試圖拉住德瑞克身下的木頭,但是沒有用。
 木筏尾端被岩塊頂開,將他向上拋出,從木筏上騰空甩出去。
 他在空中停留了一剎那,向下看著木筏,看著德瑞克,然後直墜而下,猛然落進翻湧的水流中。
 一片瘋狂——綠色氣泡,嘩啦啦的洶湧水流。
 他浮上水面片刻,看見木筏載著德瑞克直奔下游。然後,他又被淹沒了,被激流壓進水裡,翻騰著撞上河底的岩石。他滿腦子只想著,必須活下去,必須浮出水面、吸口氣,回到木筏上。
 但是,壓在身上的浪濤重若千斤,彷彿整個世界都壓在他身上,他無法動彈。
 他掙扎著攀上岩石,讓臉伸出水面,隨即又被壓迫向下,猛力壓到河底。
 側邊。
 他必須靠到側邊。他一邊承受連環重擊,一邊在激流中讓自己緩慢而勉強地走向旁側。
 水流變得更強了。他無法浮出水面呼吸空氣,所以他的肺快要炸開了,即使仍在水中,整個肺仍催迫著他要快點呼吸。他用意志力克制、壓抑,但情況愈來愈糟。就在他知道一切即將結束,在他任河水湧進體內──行將死去之際──就在此時,他走到一塊巨岩旁,擺脫了激流外緣。
 水流咆哮過岩石,將他像個破片般帶走,捲進奔流的河水。
 他把頭抬出水面,狠狠吸了一口氣,張開眼睛,甩掉眼裡的水,就在這一瞬間,木筏已經消失不見。緊接著,他又被壓回水裡,往下推到河底,在綠色狂濤中撞上巨岩,一次又一次,直到他腦袋裡只剩下對呼吸、對生存的迫切渴望。之後,他的頭猛烈撞上某種東西,什麼也無法思考了。

作者簡介:
以生命經驗為藍圖
《手斧男孩》作者蓋瑞•伯森(Gary Paulsen)傳奇

說故事高手蓋瑞•伯森是美國文壇最受年輕讀者喜愛的作家之一,有書評家甚至認為,現今再也找不到一位作家像蓋瑞•伯森一樣,能透過小說作品激發青少年對文學的喜好。

十四歲就逃家的他,有個慘澹晦澀的童年。他的父親是職業軍人,一家人隨著軍隊一個基地搬過一個基地,居無定所,也因此伯森從不曾在一個學校待超過五個月。

對他來說,學校生活彷彿是場惡夢,高中成績幾乎都是丙等和丁等,運動場上的表現也乏善可陳。大學讀了一年,他就休學從軍去了。他在軍中的飛彈部門工作,服完兵役後也在航太工業找到一份工作。

然而,冗長又無趣的工作卻讓他開始思考,人生應該有更好的過法,而寫作就是他認為最理想的生活方式。

於是他偽造了履歷,順利在一份男性刊物找到助理編輯的工作。但上司們很快就發現,他根本不懂寫作或編輯,不過他的勤奮好學感動了上司們。每天下班後,他都會寫點東西,並在第二天早上拿給上司們指教。

後來,他離開了雜誌社,回到家鄉明尼蘇達專職寫作,一心想要創作偉大的美國小說。但偉大的作品尚未寫出,他倒先成了酒鬼。酗酒、打架不僅毀了他的婚姻,也糟蹋了他的寫作天賦。

一九七三年,他終於戒了酒,同時帶著新婚妻子回到明尼蘇達,重新執筆寫作。
一九七七年,他出版了一本具分量的重要反戰小說《狐人》(The Foxman)。同年,出版另一本關於一個酗酒家庭的作品《大寒》(Winterkill);不幸的是,一些明尼蘇達同鄉認為書中影射他們,控告他誹謗名譽。

伯森雖然最終贏得了官司,這個事件卻讓他幾乎破產,也感到極度不堪且心灰意冷。他決定放棄寫作。

為了家計,他成為海狸皮獵人。不需要再為生計奔忙後,他開始帶著狗群參與競爭激烈,必須穿越北極圈、全長一千一百八十英里的阿拉斯加狗橇大賽。之後,伯森以多年賽狗經驗為素才寫成了《狗兒之歌》(Dogsong),這本充滿禪意的作品,榮獲了一九八六年紐伯瑞獎(Newbery Honor Medal)。

接下來,他最膾炙人口的作品《手斧男孩》也榮獲紐伯瑞獎。該書敘述來自一個破碎家庭的十三歲小男孩,因墜機意外在荒野求生五十四天的經歷。該書出版後,因內容精采逼真,《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還打電話給伯森打聽這名男孩的下落,想為他製作專題。

一則虛構的故事打動了千千萬萬讀者的心。不過,在二○○三年的一次訪問中,伯森透露《手斧男孩》這部小說其實曾被三家出版社退稿!

《手斧男孩》出版後,伯森幾乎每天收到兩百五十封至四百封讀者來信,想知道故事主人翁布萊恩後來的際遇。

讀者的熱烈回應與要求,催生了以布萊恩為主角的系列小說:(The River)、(Brian’s Winter)、Brian’s Return)、(Brian’s Hunt)。完成五本以布萊恩為主角的系列冒險小說後,仍不斷有讀者寫信詢問伯森書中描繪的各種意外狀況、求生技巧,甚至歷劫歸來後的身心創傷,究竟是他憑空想像或是個人親身經歷。

除了晦澀的童年,伯森的一生更經歷了酒鬼、工程師、軍人、演員、農夫、木匠、貨車司機、獵人、水手……豐富多樣的人生經驗與生涯遭遇,都成為他創作的養分。

事實上,每一本書都反映他某個階段的人生體驗。種種人生歷練不僅化作伯森創作的肌理,也讓年過五十的他謙沖而務實。雖然作品廣受歡迎,數度獲得殊榮,但都沒有使他沖昏頭。他認為,人的一生,就是努力活下去,如果一個人開始自命不凡,那就完了!讀者能從他的作品中學得生存的膽識與勇氣,才是他最在乎的!



 
 
Copyright ©2004 讀書共和國
電話:(02)2218-1417 傳真:(02)8667-1065 email:[email protected]